刘老师的猝死和遭遇网暴是否有关联,暂时还无法确定。针对网传刘老师遭遇网暴事件,当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眼下,网课入侵现象已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人们痛恨键盘侠的网络暴力,没想到网络暴力的黑手已伸到神圣的教学课堂。这种入侵网课的行为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被称作“网课爆破”。据媒体报道,“网课爆破”不是个例,在多地的中小学、大学,甚至初三、高三的网课中都有类似情况出现,本来严肃的课堂成为网暴者撒泼的游乐场。
“入侵”内容多样、人数众多,从开麦说话、放哀乐、刷屏霸屏到直播淫秽视频、辱骂师生,无奇不有。受害者除了学生,还有老师。每每发生时,很多不擅长网络的老师毫无招架之力。这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扰乱课堂秩序,就如这位刘老师,不管引发她心梗的原因如何,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她在离开人世之前曾经历过“网课爆破”的精神折磨。
“网课爆破”甚至已悄然演化成一种生意,这些自称“爆破手”的网络暴徒收取一定费用,向不想上网课的学生提供“定点爆破”服务,学生则把网课会议室密码和房号提供给“爆破手”。入侵网课的这把钥匙就这样启动,也便打开了恶的大门。还有人将网课入侵的视频整理出来,做成恶搞合集,在社交平台煽动诱导学生下单。从留言可见,无论是“爆破手”还是传播者都认为,这不过是网络玩梗,是警察也不会管的小恶作剧。
事实上,网课入侵不亚于流氓光天化日之下闯入学校课堂作恶。如果是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可以纪律处分。如果是社会人员侵入课堂,扰乱网课教学秩序,那就是涉嫌寻衅滋事。
疫情之下,上网课本属无奈之举,要达到线下的教学效果,并不容易。网课入侵已经不是简单地影响教学进度、扰乱教学秩序的校内事,如不及时遏制,必将损害更多师生的心理健康。现在,学校既然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方式,有关部门就应该考虑如何对网络授课的开放性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