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中,一名违纪违法的官员忏悔时说,“心中有了‘缝隙’,就丧失了防线,给‘围猎者’留下了可乘之机”。这一反面典型告诫我们,要做到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就要筑牢心中的思想防线,守住为官从政的纪法底线,坚决堵住心中的“缝隙”。
外因为辅,内因为主。探究起来,那些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之所以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根本原因是他们心中无“缝隙”,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相反,那些容易被腐蚀的党员干部,主要是他们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上留下了“暗门”,抵制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
“你心里有钩子,别人才能往上挂东西。”一个人首先是自我要求不严,才可能在别人的“围猎”和诱惑下突破底线。党员干部要想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必须强固内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斩断心中的“钩子”、消除心中的“缝隙”。
靠纪律堵住“缝隙”。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空间。纪律不是束缚干事创业的“绑带”,而是“安全带”,是党员干部抵御诱惑、防止被“围猎”的屏障,是更好干事创业的保证。党员干部严守党的纪律,知行知止、令行禁止,才能大道直行、行稳致远,避免脱轨越界、跑冒滴漏。
靠党性堵住“缝隙”。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内心就有坚固的堡垒,廉政勤政就会更加自觉。从查处的案件看,贪腐的党员干部大都缺乏应有的党性修养。因此,党员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切实解决好思想根子问题。(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