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人

孔宪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作者:谌慧 来源:兵团日报 日期:2023-01-21

  1月10日,新疆农垦科学院图木舒克市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孔宪辉正在办公室审阅材料。

  这一沓厚厚的A4纸,都是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项目申报书,凝结了孔宪辉在三师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汗水与智慧。

  2022年1月,孔宪辉来到三师图木舒克市,挂职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作为新疆农垦科学院一名棉花专家,孔宪辉迅速进入角色,开展了棉花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的示范、培训等方面的科技服务工作。

  “因为这里的水资源比较匮乏,土壤盐碱含量较高,棉花的‘干播湿出’技术是非常有必要推广应用的。这里春耕春播前都会对土壤进行春灌,保证土壤的含水量达到棉种发芽需要的墒情。而‘干播湿出’技术则省去了春灌的环节,滴水造墒方式给棉种供水,节约了春灌时所需的大量用水。”孔宪辉介绍。

  孔宪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春灌时一亩地定量用大约180立方米的水。如果采用“干播湿出”技术,则在出苗阶段每亩可以省去100多立方米的水。

  这种由原墒出苗改为滴水造墒出苗的播种方式,就被形象地称为棉花的“干播湿出”技术。

  孔宪辉告诉记者:“职工使用普通的春灌方式种植棉花时,土壤湿度会因为地势的高低分布不均,造成棉花出苗时间不统一、棉花大小苗的情况,不利于后期统一的水肥管理。采用棉花‘干播湿出’技术的话,不但减少了土地盐碱对棉种的影响,保证土壤墒情比较均匀一致,达到出苗快、苗齐、苗匀苗壮的标准,还有利于化控机械操作,助力职工增产增收。”在孔宪辉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棉花的“干播湿出”技术在三师推广开来,应用在三师63%的棉田中,助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由孔宪辉全程把关的三师四十四团五连棉花核心试验基地也在2022年建设完成,420亩的土地承担了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化学封顶、病虫害防控、脱叶收获等重大职责。同年,新疆农垦科学院图木舒克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成立,孔宪辉担任中心主任一职,负责棉花科技发展的相关工作。

  “奔走在兵团大地,忙碌于田间地头,跟土壤打交道,把论文写在广袤土地上,是一件既快乐又充实的事。”说着,孔宪辉又忙着去实验室测数据了。

责任编辑:张艺馨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