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人

张凯:为患者撑起生命“保护伞”

来源:兵团日报 日期:2023-05-11

日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简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床上,一位七旬患者在护士精心指导下进行坐起、抬腿等训练。这是该院重症医学科开展的护理项目——早期重症康复介入治疗,不仅能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促进后期康复。

这个项目是由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兼特殊护理单元科护士长、静脉输液治疗组组长张凯,发起并推广的。

“护理不仅是给患者打针、输液,更多的是与医生紧密配合,为患者提供精细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张凯说。

重症医学科对护士长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护士长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熟练的专科技术,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太感谢你们了,为你们高超的技术点赞。” 4月4日,张凯和同事成功为一名从乌鲁木齐市慕名而来的患者进行了EDUG技术引导下经肱静脉隧道式PICC导管置入术。

该患者因为使用抗肿瘤药物,需要留置长期静脉通道,但因上肢静脉条件不好无法置入PICC导管,每个化疗周期均需重新置入CVC导管才能完成治疗,但CVC导管置入风险高,容易发生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对患者创伤更大。当患者听说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时,就从乌鲁木齐市赶了过来。

为当好患者生命之门的“守门人”,张凯带领团队为危重患者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2020年,张凯和同事实施该院首例EDUG技术引导下隧道式PICC导管置入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既满足了患者化疗用药需求,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保证了“生命通道”畅通。2022年6月,张凯和同事又成功实施该院首例输液港植入术。

为当好团队“主心骨”,张凯的手机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为当好团队“引路人”,他注重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坚持按制度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生离死别,虽然有悲伤、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张凯说,对于每个生命,不到最后一刻他们决不放弃。重症医学科的患者没有家属照顾和陪伴,张凯和同事就成了患者的“家人”。

多年来,张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与时间赛跑,只为将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他说,自己会继续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为患者撑起生命“保护伞”。(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娅莉

责任编辑:周沄璐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