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人
张金宁: 文化润民心 援疆情更浓
“3年的援疆经历,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5月13日,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金宁说,援疆工作即将结束,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放不下”和“舍不得”。
2020年9月,张金宁响应国家号召,从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来到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分管文化处(文物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和兵团4个直属文艺院团工作。3年来,他切实在“润”字上下功夫,帮助兵团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兵团文化、文物事业取得新突破。
做好顶层设计,文化发展路径更加清晰。结合兵团实际,张金宁牵头编制深化兵团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制度,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各院团成立艺委会,加强兵团艺术研究与艺术评论工作,激发各院团内生动力。
3年来,兵团各直属文艺院团共完成10部舞台剧目的创排,其中7部为新创剧目;兵团庆祝建党百年跨界舞台剧《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等5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重点扶持作品名录;秦腔《在绿色原野上》、豫剧《解忧公主》等作品,在业内广受褒奖。
“文化润疆是一项系统工程,阵地是依托,项目是载体。”张金宁表示,只有建设高质量文化阵地,才能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近3年来,兵团共安排资金2321万元,用于加强各师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21年,一师阿拉尔文化馆在全国第五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获评国家一级馆,三师五十一团、八师石河子总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打造高素质本土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张金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为兵团文化事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文化和旅游部选派两批共10名专家,在兵团开展为期半年的“订单式”援疆服务;兵团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基层文艺骨干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面向兵团各文艺院团等单位业务骨干实施成人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对中青年艺术工作者进行扶持;实施兵团专业文艺团体人才培养项目,举办艺术创作知识系列大讲堂,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合作举办艺术人才大师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有效提升了兵团文艺工作者业务水平。
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张金宁带领处室干部,持续在加强兵团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发力。2021年,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发展中心成立,加挂兵团文物保护中心牌子,内设文物保护科;2022年,兵地首次联合开展托库孜萨来遗址(唐王城遗址)考古发掘,实现了兵团考古零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图木舒克市建立了南疆考古基地。近3年,国家文物局向兵团累计拨付文物保护专项资金5219万元,组织实施文物保护项目23个,提升了兵团文物保护水平。(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丹丹)
责任编辑:周沄璐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