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铭刻历史记忆 彰显家国情怀

5月30日,三师五〇团组织干部职工群众到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图为讲解员为干部职工群众讲解兵团历史。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丫丫 摄

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二楼为兵团建设史展厅,再现了军垦战士的工作、生活场景。图为二楼展厅一角(摄于5月30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丫丫 摄

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一隅(摄于2021年11月)。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奉正云 提供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美玲 常丫丫
“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我了解到老一辈兵团人的不易,我要努力学习、践行、发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担当奋进,展现新作为。”5月30日,在三师图木舒克市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参加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后,三师五〇团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何连梅带着收获,满怀激情地返回工作岗位。
参观展馆、现场教学、观摩体验……与何连梅一样,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通过在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接受红色主题教育,感悟初心使命。自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该馆已累计举办各类主题党日活动377场次、接待人员8990人次;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线上参观人数达755.1万人次。
赓续红色基因
打造红色文化“新地标”
兵团大部分团场建在沙漠边缘、边境一线,环境恶劣、资源短缺,在老一辈兵团人的记忆中,人们住的是地窝子,睡的是柳条床,喝的是涝坝水,吃的是窝窝头……但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一代又一代兵团人通过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戈壁滩上开垦出沃野良田,建起一座座现代新城。
唐王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中国西域屯垦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唐王城遗址就位于三师图木舒克市境内。在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上,三师图木舒克市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务实笃行,为兵团屯垦事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为进一步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三师图木舒克市在原师市历史文物陈列馆的基础上,建立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
作为全国惟一以反映两千多年屯垦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博物馆,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展陈面积达2400平方米,目前馆藏文物达4000余件。
走进博物馆,可以看到序厅、古代屯垦戍边史厅、兵团建设史厅和三师发展史厅等4个展厅,各展厅各具特色、风格多样、藏品丰富、史料翔实。各展厅通过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手段,强化互动参与体验,能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学习新疆悠久的屯垦历史和兵团屯垦戍边史。
近年来,由于主题突出、成效明显,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得到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具有鲜明兵团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并先后获得“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兵团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职工教育基地”等称号。
勇担时代使命
让党员教育“活起来”
“‘叶河会战指挥部’于1966年设在团结农场,这里成为农三师开发建设的师部指挥所。号令从简陋的办公场所发出,全师从南北疆汇集而来的数万名指战员按照统一部署,在延绵百里的叶尔羌河畔修渠开荒、兴建家园。”5月31日,在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三楼展览区,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解声,将参观者们带回到那个荡气回肠的军垦岁月。
看着一个个生锈的老物件、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份份珍贵的影像资料……在场的不少参观者红了眼眶。
2021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丰富党员教育培训资源,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打造红色教育新阵地,通过发挥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红色资源优势,申报该馆成为兵团首批党员教育基地。
如何发挥好兵团党员教育基地作用、提高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为此,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聚焦党的生日、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三师图木舒克市政府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在各类参观学习活动中,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还利用馆内展览,结合图片、文字等资源,让讲解员以讲述文物、照片、场景背后的故事为引导,进行互动式交流讲解,为参观者创造出沉浸式的学习和观摩体验。馆内还配备有(唐王城剧场)小型剧场、(石榴花影视厅)小型影院,以拓宽培训路径。通过多点发力、层层推进,让广大党员在参观学习中深刻领悟老一辈兵团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从而全面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用好红色资源
为党员“润心铸魂”
“别小瞧博物馆,博物馆也是一所大学校。可以说,一部兵团屯垦历史,就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用勤劳智慧开拓进取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是一部英勇无畏的兵团人不断在戈壁滩上书写人间奇迹的创业历史。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并且用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武装自己。”不久前,新疆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师生参观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时,教师王永利声情并茂地说。
如今,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已经成为三师图木舒克市热门红色教育“打卡地”,每月前来开展党员培训或主题党日活动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高校等有很多。
站在(近现代)馆藏的一个水壶前,新疆政法学院2021级安保专业的学生努尔秋丽帕尼·多来提巴依陷入了沉思。“今天通过课外教学给我上了特殊的一课,看着眼前这个锈迹斑斑的水壶,老一辈兵团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历史仿佛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努尔秋丽帕尼·多来提巴依说。
“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会铭记历史,在学习和实践中追求进步、开拓进取,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力求创新突破,将兵团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栋梁之材。”努尔秋丽帕尼·多来提巴依说。
4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图木舒克税务局开展“缅怀革命先辈 重温兵团精神”主题活动,党员干部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仿佛重新走进那段历史,感受到不同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立足岗位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宝贵品格。
“整个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将不负使命,敢于担当,把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融入税务工作中,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国家税务总局图木舒克税务局税源管理科(风险管理科)副科长国伟浩参观完后感叹道。
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张伟表示,作为兵团级重点党员教育基地,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我国绚丽多彩的屯垦文化,尤其突出新中国成立后,兵团人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党员教育基地的应有作用,为师市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师市党委党校现场培训教学、党员党性教育综合提升发力,使广大党员参观有收获,心灵有触动。
责任编辑:马梦 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