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雪娇 通讯员 马丽
练习字画的宣纸铺满床铺,铺在桌子上,铺在过道走廊上,就连地板上也铺满了练字的大纸张,整个房间洋溢着墨香……这就是十二师五一农场书法爱好者陶正华的家。
陶正华每天提笔挥毫,沉浸在书法世界里,家中的每个房间都被他的书画作品挤得满满的。
提起陶正华,在五一农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每年春节职工群众要书写春联;寒暑假社区书法课堂需要老师授课;社区居民乔迁、新婚写新居联、新婚联,大家都会找他帮忙,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陶老师”。
陶正华从小就喜欢在当老师的父亲身边,看他写字画画。5岁时,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楷书。每天只要一有空就临帖练习,已经记不清写了多少本字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书法作品风格逐渐形成,作品明快劲健,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父亲从小就教我写钢笔字、毛笔字,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我一直是班里写字最好的学生,老师经常会把书写的任务交给我,上学期间,我还在学校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览。”陶正华说。
陶正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聊起书画或是诗歌的话题来,便兴致勃勃,滔滔不绝。
这些年,陶正华先后做过教师、宣传干事、办公室科员、美工等工作。工作与生活的频繁波动,没有让他放弃热爱的书法艺术,他把写字日常化、生活化,随时随地练,用树枝在教室外的沙地上写,用鹅卵石在戈壁滩上写,用刮尺在羊皮上写,用指头在自己的身上写。
在书法路上多年的摸爬滚打、潜心钻研,陶正华书法技艺日趋娴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收藏他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在《中国书画报》《农民书画报》等报刊发表,一些书法作品还在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或收藏。
“书法是一门综合学科,学好书法首先要理解和领悟中国的文化。书者心中一定要有文化的根基,真正的书法家是通过写字,让文化得以焕彩。”陶正华说道。
为了让更多的人喜爱书法艺术,陶正华经常利用节假日参加公益笔会、书法教学、书画展览等活动。他还常年深入连队、社区,坚持走好书画下乡惠民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创作出一幅幅主题鲜明、寓意深远的书画作品,送到职工群众手中。
陶正华还组织书法爱好者参加农场文联组织的中华传统文化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活动,开展书画采风、国学讲座、公益培训和汉字规范教学等文艺惠民活动,让上万副(个)春联、福字和数千多幅书画作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他也成了五一农场送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的主力军。
陶正华说,书法的旺盛生命力源于传统、源于时代,也源于群众。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书法文化,充分调动大众参与热情,才能为书法艺术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书法艺术不能仅靠书法家,还要让书法艺术在职工群众中扎根。
近两年,陶正华开始为农场学生传授书法技艺,指导孩子们规范用笔、规范书写,并和学生一起进行书法创作。他带领学生领略汉字的生命力和书法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深刻体会写字与做人的道理。
“一定要让孩子了解书法,学写书法要从点、横、竖、撇、捺、钩这些基本的笔画学起,循序渐进。”陶正华说,他在教授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同时,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把书法艺术教育与德智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育学生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