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新疆好地方

诗情画意 show美新疆|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来源:天山网 日期:2023-06-08

  6月6日,芒种。蛙叫虫鸣声中,芒种款款而至。 

  此时节,草木葱茏,池塘莲开。 

  时光流转之际,已然到了“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的季节。 

  在古诗词中,直接提及新疆芒种节气的,就不能不提清代洪亮吉的《伊犁记事诗》。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在诗人的文字中我们仿佛看到,当地的雪还没有完全停下,伊犁河边的草已经长得相当不错,

  小马驹走在草地上脚步不稳,似乎是害怕草里有蛇飞进它的鼻孔中。

   

  5月29日下午,那拉提空中草原经过雨水的滋润,展现出勃勃生机。张文庭 摄 

  芒种节气对于新疆来说,那是另外一番景象。 

  因为收麦子,还需要等上一阵子。

  不过,不收麦子,地里的活可是不少。

  大田里,人们忙着种西红柿、辣椒、玉米;管护棉田、豆角;采收哈密瓜、小白杏……

  牧民们趁着季节忙转场。

这么忙,这么美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芒种就是忙着种和收。农谚曰:“小满不答话,芒种不回头。”    

  天山南北,到处都是劳动的身影。 

  劳动的姿态永远最美。 

   

  5月30日,新源县可峰药材加工有限公司工人在厂房晾晒芍药花(无人机拍摄)。张文庭 摄 

  近日,新源县塔勒德镇木斯村芍药种植基地的芍药花次第开放。新源县芍药种植主要收获的是芍药根,作为中药材进行销售。如今芍药花瓣及花蕾也成为“香饽饽”,当地药材加工厂收购后,包装成芍药花蕾茶和芍药沐浴花瓣两种产品,为当地1000余亩的芍药种植增收提供了渠道。

   

  6月2日,种植户驾驶机械收割苜蓿草。近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琼博拉镇扬水灌区紫花苜蓿种植基地里,连片的紫花苜蓿花蕾摇曳。今年,该县种植的6.2万亩紫花苜蓿长势喜人,在蓝天白云下,收割机、搂草机、青贮机、打捆机等大型机械在田野里忙着收获紫花苜蓿,一派牧草丰收喜人景象。华岩明 摄    

   

  5月30日,工作队队员帮助转场牧民驱赶羊群。 连日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牧民进行夏季转场工作。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韩亮 摄   

   

  眼下,吐鲁番火焰山下鄯善县吐峪沟乡大田的金色年华哈密瓜,已陆续成熟上市。6月3日,第一天开园的500多亩哈密瓜就被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客商抢购一空。

  当天,在分装销售区品尝过哈密瓜的客商个个赞不绝口,一旁的数十名工人熟练地对哈密瓜进行着称重和分装。

  图片 

  据了解,金色年华哈密瓜糖分高,口感脆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亩产量达1.4吨左右,每公斤售价7元,每亩产值约1万元左右。

  由于鄯善县吐峪沟乡的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质疏松,通透性好,地下水资源丰富,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优质的哈密瓜,是全国有名的哈密瓜种植基地,吸引了很多的外地客商来此“探秘寻宝”。

责任编辑:石芳纯 丁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