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戍边
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体系和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屯垦戍边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体系完备的屯垦戍边思想,是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指导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行动指南,是推进我国边疆治理的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思想的形成过程
初创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党探索实行“红军公田”“农事试验场”初具屯垦性质的制度,要求红军在农忙时帮助群众生产。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军队必须“利用战斗和训练的间隙,从事粮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产。”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要求“一切部队、机关,在战斗、训练和工作的间隙里,一律参加生产。”党的屯垦戍边思想初现雏形。
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就要求边疆地区的军队参加生产建设,1954年,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并赋予其“三个队”的任务。随后,边疆地区大规模创建国营农场,履行屯垦戍边光荣使命。这一时期,党对屯垦戍边的任务作用、实践主体、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发展战略、重要条件、领导核心等进行了系统阐释,党的屯垦戍边思想正式形成。
发展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党与时俱进发展屯垦戍边事业。1981年,邓小平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求其发挥“四个重要力量”的作用。之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兵团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新疆和兵团视察工作,提出维稳戍边是兵团的看家本领。这一时期,党从历史作用、战略意义、实践主体、组织形式、发展壮大、精神动力、重要条件、领导核心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屯垦戍边思想。
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思想的科学体系
党围绕“为什么要屯垦戍边、怎样屯垦戍边”重大课题,从八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形成了体系科学完整的屯垦戍边思想。
关于屯垦戍边的任务作用。屯垦戍边的具体任务由各时期的形势和党的中心任务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垦区承担和发挥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示范引领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道路;安置劳动力就业,调节人口分布,平衡人地矛盾;开发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巩固国家边防等主要任务和作用。
关于屯垦戍边的实践主体。屯垦戍边实践主体应当具备完成特殊任务所需的特定素质。现役军人、复转官兵、大中专毕业生、内地支边青壮年、知识青年、军垦后代,总体上具备这种素质,是屯垦戍边的基本和骨干力量。新时代,要根据事业需要,通过稳定队伍、充实力量、提高素质等形式加强队伍建设。
关于屯垦戍边的组织形式。屯垦戍边是国家行为,必须采取合适的组织形式。现役生产部队和复转屯垦部队创办的军垦农场等军垦组织、边疆农垦系统创建的国营农场等农垦组织、生产建设兵团及所属单位,是基本的屯垦戍边组织形式。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取决于特定时期的具体任务和实践主体。
关于屯垦戍边的管理体制。合理的管理体制是屯垦戍边组织正常履行职责的前提。这种管理体制包括屯垦戍边组织的领导体制即领导关系和内部管理体制。屯垦戍边的管理体制由其担负的任务决定,任务不同,管理体制便有所不同;任务发生变化,管理体制就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于屯垦戍边的发展战略。必须立足实际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建设上,要实施结构优化、融合发展等战略;在政治和军事上,要实施维稳戍边力量建设战略;在文化建设上,要实施文化润边工程等战略;在社会建设上,要实施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等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实施当好生态卫士等战略。
关于屯垦戍边的精神动力。屯垦戍边实践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屯垦戍边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是其核心内容,“兵团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各垦区的精神是其各具特色的具体形式,屯垦戍边精神是推动屯垦戍边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关于屯垦戍边的重要条件。屯垦戍边组织大多位于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处理好垦区汉族和地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是屯垦戍边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垦区自觉接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地方党委和政府不断加强对垦区的支持和领导,是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关于屯垦戍边的领导核心。党是屯垦戍边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保证屯垦戍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屯垦戍边组织的特殊作用,党中央要加强对全国屯垦戍边事业的领导,地方党委要加强对当地屯垦戍边工作的领导,垦区党委要加强对垦区各项工作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思想的时代价值
党的屯垦戍边思想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勃勃生机和重要价值。
丰富了党的理论体系。党的屯垦戍边思想是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作为综合运用党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思想解决边疆问题的产物,在指导屯垦戍边实践中,丰富了党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军事思想等诸多思想。
推动了兵团事业发展。兵团是党治理新疆的重要组织形式,长期承担着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光荣使命,党的屯垦戍边思想是推动新时代兵团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切实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重要思想保证。
维护了边疆稳定和边防安全。党的屯垦戍边思想是以屯垦戍边的方式维护边疆地区稳定、确保国家边防稳固的科学思想体系,对新时代维护边疆稳定和边防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张宇帆 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