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戍边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追忆红色历史 传承革命精神

作者:刘美惠子 来源:兵团日报 日期:2023-06-26

  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终身必修课,更是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历史、汲取力量、砥砺未来的“聚宝盆”。

  一座纪念馆就是一处党性教育的精神高地。走进位于一师阿拉尔市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页页翔实的史料,无不向观众诉说着那段激情奋斗的峥嵘岁月。

  如何让历史映照现实,让这笔精神财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前行道路上的灯塔?

  2009年以来,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深入挖掘独特的历史资源,打造出主题重大、特色突出、链条完整、内容感人、表述生动的党性教育基地,为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截至目前,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已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超过400余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称号9项,自治区级荣誉称号15项。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

  体验红色之旅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塔河两岸到处是一派葱茏浓郁、蓬勃生长的热烈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寸草不生、风蚀沙埋。

  1952年,10万将士听从号令,集体脱下戎装,拿起“生产的武器”,自此,拉开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经过数十年的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兵团人在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建起了一座座军垦新城,被誉为“塞外江南”的阿拉尔市就是其中的一座。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2009年9月,在阿拉尔市城市中轴线上,一座外形像倒放的犁铧,组合在一起像种子发芽破土而出、充满生机的独特建筑——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在这里拔地而起。

  “在规划设计时,纪念馆将场景体验作为核心逻辑,以历史线索为脉络,以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为重点,通过实物展陈、图片记录、场景还原、文字叙述、艺术造型和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把真实历史事件还原成鲜活的‘红色’教材,达到‘以史鉴人、以情动人’的效果。”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研究室负责人田慧雯说,在保护、展示红色文物的基础上,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不断创新表现形式,让党员教育形式“活起来”。

  在纪念馆内,爬犁、抬把子、坎土曼等一件件带着锈迹的垦荒工具,默默诉说着昔日军垦儿女战天斗地、誓将戈壁换新颜的奋斗历程;反映地窝子、干打垒、窑洞房等内容的一张张黑白照片,静静展示着军垦战士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发建设边疆的风雨历程。

  “看,这是我们几十年前用过的坎土曼;看,这是我们曾经住过的地窝子……”不久前,前来参观的退休职工、老党员王建军给小孙子讲起红色故事,激动不已。他说,纪念馆留住了一代人的记忆,让他仿佛回到那个全靠人拉、肩扛的开荒年代……

  “运用新技术,让历史、文物‘鲜活’起来,我们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学有所获、学有所长。”田慧雯说。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将新技术新理念融进日常展览和文化推广中。纪念馆内,观众可以通过VR技术,模拟感受夜袭三井镇围歼战斗场景;在“翻越祁连山”展区,通过声、光、电合一的形式,生动展示翻越风雪祁连山的悲壮画面……科技的力量,让观众能够进行沉浸式体验,消除了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感。

  用心讲好红色故事

  传递信念的力量

  “每年都有大批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慕名来到这里参观。很多参观者告诉我,了解军垦战士在塔里木盆地屯垦戍边的艰辛历史,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洗礼。”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讲解员金晓琳说,纪念馆内9个展区,每个展陈的细节都是动人的故事:一条穿了30多年的旧毛裤,无声讲述着王震将军节俭廉洁的故事;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

  5月26日,台州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走进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在红色故事中汲取前进力量、筑牢理想信念。“缅怀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我要认真履行职责使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工作热情,接好援疆接力棒。”援疆专家、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周梦雅说。

  纪念馆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如何用好它们,讲好红色故事,让这份坚定的信念传递下去?

  在展陈方面,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紧紧围绕“传承历史、弘扬精神、展示成就”三大中心主题,通过9大展厅,系统讲述了三五九旅这支红色部队“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光辉历程,全面展示了兵团履行“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三大功能的丰功伟业。

  “今年,纪念馆接待参观人数明显增多,有时候一天就有20多个团体预约讲解服务。”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讲解部负责人李璐说。

  作为陈列展览和观众之间的桥梁纽带,讲解员是纪念馆讲好红色故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讲述三五九旅的故事,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纪念馆在不断提升专职讲解员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讲解力量和水平,培养懂历史、懂业务、懂礼仪的讲解团队,先后培训了15名银发讲解员和50多名小小讲解员,他们作为志愿者在纪念馆里为游客讲解兵团故事。

  不断增强宗旨意识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60年前,5位年仅十七八岁的姑娘不畏艰难困苦,像男人一样在海拔4280米的冰达坂上抡锤打钎、点火放炮、开山修路,她们用双手筑起了兵团的明天……”伴随着讲解员动情地讲解,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穿越时空、直抵心灵。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员黄风光说:“在艰苦岁月,军垦战士们自力更生、不畏牺牲。面对他们,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挑战不敢面对、什么压力不能承受?”

  进入城镇建设展区,宏大的城市展示沙盘映入记者眼帘。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路网发达,各种文化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兵团精神是一座丰碑,被一代代兵团人继承和弘扬。”一师十团机关党支部书记郭瑞军说。

  “为了让党性教育入脑入心,纪念馆牢牢把握一个基调‘警醒、感悟、自信、坚定’,聚焦一个主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真正受触动、受教育,增强从历史中追悟初心、到群众中担当使命的行动自觉。”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岳利多表示,纪念馆成立以来,就与党政机关、学校单位签订了党建联学共建协议,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同时,纪念馆以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从社会群体需求出发,深入开展“三五九旅精神”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进军营等教育活动,通过摆放展板、现场讲解等形式,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一师党员教育和干部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丁莫名说:“作为兵团党员教育基地,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为师市乃至兵团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了解三五九旅和一师屯垦戍边历史的平台,一批批党员干部在这里接受红色洗礼,汲取前行力量。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纪念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丰富党员教育现场教学资源,提升党员教育工作质效。” 

责任编辑:马梦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