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奋力谱写十三师新星市维稳戍边事业新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十三师新星市维稳戍边事业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凝心聚力、催人奋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动员令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为我们党继续带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我们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当先锋、作表率,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揽师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师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11345”发展思路和“两强、两个明显高于”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十三师新星市维稳戍边事业新篇章。
增强捍卫“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
“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核心。要深刻领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在风云变幻中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在大战大考中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在惊涛骇浪中力挽狂澜、砥柱中流,充分彰显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不愧为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不愧为“中华号”巨轮的掌舵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航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政治上坚决忠诚核心。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放在政治建设首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始终做到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行动上始终维护核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切行动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的具体行动和火热实践中。
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重大实践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壮大师市经济实力,“争当兵团增长极”,切实发挥先进生产力示范区作用。
全面准确把握兵团党委对师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发展定位,坚定坚决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师市独特的区位交通、能源资源、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优势,突出抓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新星市城市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两区六园”为主战场,着力构建以淖毛湖园区、二道湖工业园、骆驼圈子产业园为支撑的园区经济循环体系,在此基础上谋划更大的师域循环,重点发展煤基产业、硅基产业、装备制造、清洁能源、铁路物流、抽水蓄能、“源网荷储”等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又符合自身发展实际,更满足市场需求的好产业,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集群。在前期引进的陕煤集团一体化系列项目、“5+9”项目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山东北辰等重大装备制造项目的推进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兵团壮大综合实力、推进高质量现代化建设、稳步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认真研究兵团引人聚人的特点和作用,面向全国大力吸收引进师市事业发展的各类高精尖缺人才。
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切实发挥先进文化示范区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以师市“文化润疆”工程十年规划为引领,加强师市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师市、辐射地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创造文艺产品和出版物,开展“新星之夏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职工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主流价值构建道德规范,引导道德实践,持续开展“时代好少年”“道德模范”、最美教师、最美退役军人等推介活动,努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加快新星市博物馆、场史馆、连史室建设,打造成承载师市光荣历史的“博物馆”、民俗风情的“纪念馆”、教化育人的“体验馆”。加强历史文物遗址保护、研究和阐释工作,常态化实施“四史”教育“筑基”、网络文化润苗等教育普及工程。深度挖掘兵团优质军垦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的实践伟力,打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教育阵地,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构筑师市各族职工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坚定不移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办好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做好“扩就业、促增收、惠民生”工作,切实提升师市职工群众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均衡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发挥援疆优势,加大“10+1”组团式对口援建力度,加快推进新星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支撑师市产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持续巩固提升教育综合改革成果,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疾控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设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快医疗卫生领域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提升师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缴费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资助政策,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群众。聚力“五项”援疆行动,加快建设河南省援疆产业园,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和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实施干部人才双向交流,探索教育、卫生“托管”模式,全面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
坚定不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师市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推动基层党组织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投身于师市事业发展建设,为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提供重要支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持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团结带领师市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十三师新星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系十三师新星市党委书记、十三师政委)
责任编辑:石芳纯 刘芳